搜索
首页 《居竹轩》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意思:遥知清净的人忘记声色,满屋子清风不觉得贫穷。

出自作者[元]倪瓒的《居竹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描绘了一个居住在江边的隐者生活。 首句“翠竹如云江水春”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翠竹如云,江水如带,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这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结茅依竹住江滨”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住所,他以茅屋依傍着翠竹,住在江边。这展现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恬淡自得的形象。 “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两句,通过描述阶前竹笋的生长和竹林的阴凉扩展到邻居的场景,进一步表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满足。 “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两句,通过描绘黄鹂和白鹤在诗人住所的行为,表现了诗人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相处的融洽。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想象,知道住在这里的人已经忘记了世俗的声色和贫富,满屋清风,生活简单却满足。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住所、环境和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
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
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关键词解释

  • 声色

    解释

    声色 shēngsè

    (1) [voice and countenance]∶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

    声色俱厉

    (2) [woman and song]∶指歌舞和女色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

  • 清风

    读音:qīng fēng

    繁体字:清風

    英语:fresh wind

    意思:(清风,清风)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遥知

    读音:yáo zhī

    繁体字:遙知

    意思:(遥知,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王安石《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静者

    读音:jìng zhě

    繁体字:靜者

    意思:(静者,静者)
    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
      ▶《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拙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