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东寺》 淡天如水雾如尘,残雪和霜冻瓦鳞。

淡天如水雾如尘,残雪和霜冻瓦鳞。

意思:淡天如水雾和灰尘,残雪和霜冻瓦鳞。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宿东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天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期待之情。 首句“淡天如水雾如尘”,描绘了天空的景象,淡雅的天空如同清水一般清澈,又如同薄雾一般朦胧。这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冬日天空的画卷。 “残雪和霜冻瓦鳞”则进一步描绘了冬天的景象,残雪和霜冻共同构成了冬天的标志,瓦上的冰凌如同鱼鳞一般闪耀。这句诗通过细节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和寂静。 “织女无言千古恨”和“素娥有意十分春”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一句表达了织女无尽的哀愁和悲伤,她无言地看着过去的时光,带着千古的遗憾。后一句则表达了嫦娥对春天的深深期盼和期待,她有意地展示出春天的美好,希望人们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通过织女和嫦娥的形象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期待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春天的期盼,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冬日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天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期待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春天的期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淡天如水雾如尘,残雪和霜冻瓦鳞。
织女无言千古恨,素娥有意十分春。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霜冻

    读音:shuāng dòng

    繁体字:霜凍

    短语:大暑 春分 小满 立夏 清明 白露 大雪 小雪 大寒 小暑 立秋 芒种 雨水 夏至 霜降 寒露 冬至 立春 秋分 惊蛰

    英语:

  • 残雪

    读音:cán xuě

    繁体字:殘雪

    意思:(残雪,残雪)
    尚未化尽的雪。
      ▶唐·杜审言《大酺》诗:“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唐于良史《冬日野望寄李赞府》诗:“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

  • 水雾

    读音:shuǐ wù

    繁体字:水霧

    意思:(水雾,水雾)

     1.水上的雾气。
      ▶南朝·梁·伏挺《行舟值早雾》诗:“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唐·白居易《早祭风伯因怀李十一舍人》诗:“水雾重

  • 瓦鳞

    读音:wǎ lín

    繁体字:瓦鱗

    意思:(瓦鳞,瓦鳞)
    铺叠如鱼鳞的屋瓦。
      ▶宋·范成大《宿东寺》诗:“淡天如水雾如尘,残雪和霜冻瓦鳞。”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