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鹧鸪天 祝妇人寿》 年年玉露收残暑,长送新凉入寿

年年玉露收残暑,长送新凉入寿

意思:年年玉露收集残暑,长送新凉入寿

出自作者[元]元好问的《鹧鸪天 祝妇人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月宫仙子下凡的场景,以及她所带来的美好和祝福。 首先,诗的开头“五福仙娥月殿来。依然微步彩云堆。”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诗人以仙娥下凡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场景。仙娥从月宫来,轻盈地在彩云堆中漫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一从别□瑶池宴,不见蟠桃几度开。”这两句诗进一步描述了仙娥离开瑶池的情况,以及她与蟠桃的几次错过。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将仙娥与蟠桃联系起来,暗示了仙娥的美丽和纯洁如同蟠桃一样珍贵。 “歌宛转,舞徘徊。碧梧秋意满池台。”这里诗人描绘了仙娥的歌声婉转,舞姿优美,以及她对人间秋意的感受。这些细节描绘出仙娥的优雅和深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赞美。 “年年玉露收残暑,长送新凉入寿。”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娥的祝福和对人间的美好祝愿。每年在玉露和残暑交替之际,新凉为人们带来祝福和长寿。这里诗人用自然现象来象征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永恒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命永恒的追求。同时,诗中也充满了祝福和祝愿,表达了对人们的良好祝愿和对人间的美好祝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福仙娥月殿来。
依然微步彩云堆。
一从别瑶池宴,不见蟠桃几度开。
歌宛转,舞徘徊。
碧梧秋意满池台。
年年玉露收残暑,长送新凉入寿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元好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所著述的多部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评价元好问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文学家:元好问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富于哲理。他被誉为“元代诗坛第一人”,他创造了很多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对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
作为历史学家:元好问在历史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他主要参与编写了《金史》,为中国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他的历史作品思辨性强、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爱国文化人:元好问爱国情怀非常浓厚,他始终将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目标。他虽然曾担任过乘舆御史和国史院编修官,但也因批评当时的政治现实而落职辞官。后来他放弃官场生涯,追求自己的文学创作,但仍然关注社会现实,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解释

  • 玉露

    读音:yù lù

    繁体字:玉露

    意思:
     1.指秋露。
      ▶南朝·齐·谢朓《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
      ▶唐·杜甫《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水浒传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 送新

    引用解释

    犹送鲜。《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尤辰 ﹞在 洞庭山 贩了几担橙橘回来,装做一盘,到 颜 家送新。”

    读音:sòng xī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