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迓金国聘使舟中逢玉簪花》 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

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

意思: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迓金国聘使舟中逢玉簪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花朵,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感慨。 首句“扁舟伊轧乱秋声,花下新凉暑不侵。”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秋天的声音此起彼伏,而花下的空间里,新凉之风袭来,暑气不再侵扰。这里,诗人以扁舟和秋声开头,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秋天场景。 “浓叶衬成螺展髻,芳苞拆尽玉垂簪。”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花朵的形态,绿叶衬托下,花朵如同螺壳般卷曲,花蕾绽放后,花瓣如同玉簪般垂下。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花朵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花的独特见解,他不评价各种花的优劣,只是欣赏它们的美丽和清香。茉莉花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他相信每一朵花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和清香,无需比较。 “把酒问花花不语,微吟空伴小蛩吟。”最后两句诗中,诗人借酒表达了对花的深深喜爱,但花儿却不语,只有蟋蟀在旁边轻轻地吟唱。这里,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花和蟋蟀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花的深深喜爱和对生命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花朵,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感激之情。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扁舟伊轧乱秋声,花下新凉暑不侵。
浓叶衬成螺展髻,芳苞拆尽玉垂簪。
谁将茉莉评高下,未必清香较浅深。
把酒问花花不语,微吟空伴小蛩吟。

关键词解释

  • 高下

    读音:gāo xià

    繁体字:高下

    英语: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意思:
     1.上和下;高和低。
      ▶《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 茉莉

    读音:mò lì

    繁体字:茉莉

    英语:jasmine

    意思:植物名。常绿灌木。木犀科。夏季开白花,有浓香。花可薰制茶叶,又为提取芳香油的原料。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李氏

  • 清香

    读音:qīng xiāng

    繁体字:清香

    短语:香味 香 幽香 花香 浓香 香气 馨 喷香 馥

    英语:faint scent

    意思:
     1.清淡的香味。<

  • 浅深

    读音:qiǎn shēn

    繁体字:淺深

    意思:(浅深,浅深)

     1.深和浅。
      ▶《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虽浅深不同,详略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