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红蕉洞独宿》 永怀玉树埋尘土,何异蒙鸠挂苇苕。

永怀玉树埋尘土,何异蒙鸠挂苇苕。

意思:永怀玉树埋尘土,有什么区别蒙鸠挂芦苇之上。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红蕉洞独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南床高卧读逍遥”,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他躺在床上读书,享受着宁静和自由。这里的“逍遥”一词,可能指的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真感生来不易销”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生命来之不易,需要我们珍惜和呵护。 “枕落梦魂飞蛱蝶”,描述了睡眠中的情景,枕落梦魂飞,形象地描绘了梦境的飘渺和变化。 “灯残风雨送芭蕉”,用风雨送芭蕉这一自然景象,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永怀玉树埋尘土”,这里的“玉树”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理想,但终究会埋在尘土中,表达了美好事物或理想终究会消逝的感慨。 “何异蒙鸠挂苇苕”,用“蒙鸠”和“苇苕”作比,表达了人在尘世中的渺小和无力。 最后,“衣笐妆台蛛结网,可怜无以永今朝”,描述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如衣架上的蜘蛛网,妆台上的蛛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感慨。这种哲理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使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床高卧读逍遥,真感生来不易销。
枕落梦魂飞蛱蝶,灯残风雨送芭蕉。
永怀玉树埋尘土,何异蒙鸠挂苇苕。
衣笐妆台蛛结网,可怜无以永今朝。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玉树

    读音:yù shù

    繁体字:玉樹

    英语:cajaput

    意思:(玉树,玉树)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淮南子•墬形训》:“﹝崑崙﹞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

  • 永怀

    读音:yǒng huái

    繁体字:永懷

    意思:(永怀,永怀)

     1.长久思念。
      ▶《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明·夏完淳《效潘安仁<悼亡>》诗:“永怀寄寒夜,冥冥空怀

  • 尘土

    读音:chén tǔ

    繁体字:塵土

    短语:

    英语:dust

    意思:(尘土,尘土)

     1.细小的灰土。
      ▶晋·张华《博物志》卷六:“徐州人谓尘土为蓬

  • 苇苕

    读音:wěi tiáo

    繁体字:葦苕

    意思:(苇苕,苇苕)
    芦苇。
      ▶《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髮,繫之苇苕。”
      ▶杨倞注:“苕,苇之秀也。”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鸋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