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涿州道中录野人语(良乡役夫)》 人物与屋庐,平明荡无有。

人物与屋庐,平明荡无有。

意思:人物与房屋,黎明荡无有。

出自作者[明]程敏政的《涿州道中录野人语(良乡役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行范阳道》是一首描绘灾难的诗,通过描绘一个老人在范阳道上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水灾的严重性和人们的苦难。 首段描述了老人在范阳道上的水边遇到的情况,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露出肘部,形象十分凄惨。接着,诗人通过邂逅与老人的对话,进一步揭示了灾难的严重性。老人哭诉水灾的异常,但天意难测,让人感到无奈和无助。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详细描绘了水灾的情景。六月的一天晚上,洪水从西边汹涌而来,声音如同万雷怒吼。堤上的柳树被水淹没,路旁的房屋和酒市也荡然无存。洪水过后,留下的只有沉寂的水面和满目疮痍的景象。 诗人在描述灾难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受灾者的同情和对天意的无奈。老少随着洪水漂流,尸体堆积如山,人们流离失所,无处可归。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景,展现了灾难的残酷和无情。 最后一段中,诗人描绘了灾后几个月的情况,农田被淹没,高低的野草杂乱无章。这里表达了对受灾者的同情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揭示了灾难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严重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灾难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受灾者的同情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能够引起人们对灾难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行范阳道,水次遇老叟。
时当孟冬尽,破褐露两肘。
邂逅一咨诹,向我再三剖。
哭言水为沴,天意苦难究。
今年六月间,一日夜当丑。
山水从西来,声若万雷吼。
水头高十丈,没我堤上柳。
手指官路旁,瓦砾半榛莽。
昔有十数家,青帘市村酒。
人物与屋庐,平明荡无有。
水面沉沉来,忽见铁枢牖。
数日得传闻,水蚀紫荆口。
老稚随波流,积尸比山阜。
远近皆汤汤,昏垫弗可救。
如此数月余,乃可辨疆亩。
下田尽沮洳,高田剩稂莠。

关键词解释

  • 平明

    读音:píng míng

    繁体字:平明

    英语:dawn; daybreak

    意思:
     1.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
      ▶唐·李

  • 人物

    读音:rén wù

    繁体字:人物

    短语:士 人 人选

    英语:characters

    意思:
     1.人与物。
      ▶《庄子•庚桑楚》:“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

  • 无有

    读音:wú yǒu

    繁体字:無有

    英语:gandhabba

    意思:(无有,无有)

     1.没有。
      ▶《书•洪范》:“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