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林乔年学士》 高阁清寒夜未暝,独持铅笔校中经。

高阁清寒夜未暝,独持铅笔校中经。

意思:高阁清寒冷的夜晚还没有黑,只有拿着铅笔校中经。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和林乔年学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深夜校经楼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独自校经的孤独与清寒,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敬仰。 首句“高阁清寒夜未暝”描绘了校经楼的高阁,夜色未深,清寒依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独持铅笔校中经”展示了诗人独自校经的场景,手持铅笔,细心校对经书,表现出一种专注和严谨的态度。 “灯残短檠人初静”描绘了深夜的场景,残灯如豆,灯光微弱,人声初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 “月上虚廊户不扃”描绘了月光透过空廊的门户,门户未关,表现出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态度。 “倚盖星河檐际直”进一步描绘了夜色中的景象,星辰银河横亘天际,檐角直指,表现出一种高远和壮阔的景象。 “玉晨钟磬枕边听”则描绘了听闻清晨的钟声和钟磬之声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宁静和敬畏的感觉。 最后两句“归来欲记通宵景,恍若曾游上帝庭”表达了诗人归来后想要记下这通宵的景象,恍若曾游历仙境一般。这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描绘深夜校经楼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敬仰,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孤独和严谨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阁清寒夜未暝,独持铅笔校中经。
灯残短檠人初静,月上虚廊户不扃。
倚盖星河檐际直,玉晨钟磬枕边听。
归来欲记通宵景,恍若曾游上帝庭。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高阁

    读音:gāo gé

    繁体字:高閣

    英语:shelf; mansion

    意思:(高阁,高阁)

     1.高大的楼阁。
      ▶《后汉书•樊宏传》:“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

  • 寒夜

    读音:hán yè

    繁体字:寒夜

    意思:寒冷的夜晚。
      ▶《艺文类聚》卷四二引南朝·宋·孝武帝《夜听妓诗》:“寒夜起声管,促席引灵寄。”
      ▶南朝·梁武帝《织妇》诗:“调梭辍寒夜,鸣机罢秋日。”
      ▶唐·

  • 中经

    读音:zhōng jīng

    繁体字:中經

    英语:apoplexy involving the channels (中风轻症)

    意思:(中经,中经)

     1.人体内的主要经脉。
      

  • 清寒

    读音:qīng hán

    繁体字:清寒

    英语:poor;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

    意思:
     1.清贫;贫寒。
      ▶《晋书•文苑传•王沈》:“僕少长于孔·颜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