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朴充侍御归海东》 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

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

意思:涨海虽然如此宽,归帆不觉遥。

出自作者[唐]张乔的《送朴充侍御归海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的、富有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直接点明了作者离家已久,时间之长,离乡之深。其中,“天涯”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距离故乡之远,也暗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离二纪”和“历三朝”这两个时间长度,既体现了作者离家之久,也表达了他在京城的经历之多,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这段经历的淡然处之,因为他更在乎的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刻。 “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一句,描绘了作者对归乡的期待和归途的遥远。这里的“涨海”可能指的是南海或东海,它象征着故乡的遥远。而“归帆”则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向往和归途的艰辛。尽管海阔路遥,作者的归心却不觉得遥远,这表现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归乡途中的艰辛和困难。有时失去伴侣的惊涛骇浪,有时只能在夜晚举火照明,相互照应,艰难前行。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归乡途中的困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来往寻遗事,秦皇有断桥”两句,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回忆和对过去的怀念。他来回寻找过去的遗迹,想起了秦始皇曾经在这里断桥的往事。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历史文化的深深怀念和对过去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情而富有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和归乡途中的艰辛与困难。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情的诗,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
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
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
来往寻遗事,秦皇有断桥。
作者介绍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

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如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大顺中,京兆府解试,李参军频时主文,试《月中桂》诗,乔云:“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遂擅场。其年频以许棠久困场屋,以为首荐。乔与喻坦之复受许下薛尚书之,欲表于朝,以他不果。竟岨峿名途,徒得一进耳。有诗集二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归帆

    读音:guī fān

    繁体字:歸帆

    意思:(归帆,归帆)
    指回返的船只。
      ▶唐·陈子昂《白帝城怀古》诗:“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 不觉

    读音:bù jué

    繁体字:不覺

    英语:unconsciously

    意思:(不觉,不觉)

     1.沉睡不醒。
      ▶《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

  • 虽然

    读音:suī rán

    繁体字:雖然

    短语:则 尽管如此

    英语:although

    意思:(虽然,虽然)

     1.即使如此。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涨海

    读音:zhǎng hǎi

    繁体字:漲海

    英语:Zhanghai (Rising Sea)

    意思:(涨海,涨海)
    南海的古称。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