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登城》 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

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

意思: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内外游人沿着水走。

出自作者[宋]郑思肖的《春日登城》

全文创作背景

《春日登城》是宋朝诗人郑思肖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国势和郑思肖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当时,宋朝正面临着外敌的入侵和国家的分裂,社会动荡不安。郑思肖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站在城楼上眺望远方,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他的心情和思考。 在诗中,郑思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他运用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将自己的心境与国家的局势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总之,《春日登城》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厚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
遥认孤帆何处去,柳塘烟重不分明。
作者介绍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

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水行

    引用解释

    1.水上航行。《庄子·天运》:“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史记·夏本纪》:“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晋书·傅玄传》:“大将军 苟晞 表请迁都,使 祗 出诣 河阴 ,修理舟檝,为水行之备。”

    2.谓游水。《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水军卒 司马福 多智而善水行。” 清 黄鷟来 《杂诗》:“水行剸蛟龙,陆出截虎

  • 城头

    读音:chéng tóu

    繁体字:城頭

    意思:(城头,城头)
    城墻上。
      ▶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元·萨都剌《高邮城晓望》诗:“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