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榆》 高榆百余年,其大数十围。

高榆百余年,其大数十围。

意思:高榆一百多年,他大有几十围。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大榆》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高榆自况,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况的感慨。高榆历经风雨,却仍坚韧不拔,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即使面临困境,也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 首段描绘了高榆的巨大和坚韧,修长的树枝像云和太阳一样高悬,老树干如同彩虹一样绚丽。这里诗人以高榆自喻,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 接下来的段落,诗人对高榆的遭遇表示同情,感叹它被忽视的原因。它被视为无用之材,无人修剪,无人照顾,但诗人相信它仍有价值。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被忽视的人才的同情,他们可能像高榆一样有才华,但却被忽视。 诗人在后半部分表达了对高榆未来的担忧。它虽然现在无用,但诗人相信它有朝一日可能会被利用。然而,如果不去掉那些有害的东西,那么高榆可能永远无法得到利用。诗人以此告诫人们要慎微去恶,否则后果可能无法挽回。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自身境况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被忽视的人才的同情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境的担忧。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榆百余年,其大数十围。
修柯遏云日,老枿干虹霓。
嗟尔拥肿材,大匠已见遗。
何人失翦伐,养此顽钝姿。
夏叶穴虫蚁,繁柯蔽凉飔。
寒凭烈风怒,号白陵冬曦。
鸾凤不女巢,所藏鸦与鸱。
吾宁爱弹射,念尔不适宜。
蟠据起墙屋,斧斤谅难施。
去恶不慎微,既成安可追。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大数

    读音:dà shù

    繁体字:大數

    英语:law of; law

    意思:(大数,大数)

     1.自然法则;气数。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少顺其时,慎

  • 余年

    读音:yú nián

    繁体字:餘年

    短语:龙钟 岁暮 晚年 天年 老年 风烛残年 暮年 夕阳

    英语:one\'s remaining years

    意思:(余年,余年

  • 十围

    读音:shí wéi

    繁体字:十圍

    意思:(十围,十围)

     1.亦作“十韦”。形容粗大。
      ▶《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夫十围之木,始生而櫱,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
      ▶张铣注:“十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