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驾西幸秋日闻雷》 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

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

意思:百姓为什么泰,圣上早晚回。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大驾西幸秋日闻雷》

全文赏析

这首诗《军书日日催,处处起尘埃。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莫道苍苍意,苍苍眼甚开》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诗篇。它通过描述军书催促、黎民疾苦、銮舆迟迟不归、减食以省民力以及希望天公能开眼等细节,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无奈。 首联“军书日日催,处处起尘埃”,通过军书催促的频繁和战火纷飞的场景,描绘出战争的紧张和紧迫。而“处处起尘埃”则形象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混乱和不安。 颔联“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诗人表达了对人民困苦无助的同情,同时也对朝廷何时能结束战争、恢复和平表示了担忧。 颈联“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诗人通过描述减食以省民力以及秋天的雷声,进一步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同情。 最后一句“莫道苍苍意,苍苍眼甚开”,诗人以天公为喻,希望天公能开眼看到人民的苦难,早日结束战争,让人民过上安宁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军书日日催,处处起尘埃。
黎庶何由泰,銮舆早晚回。
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
莫道苍苍意,苍苍眼甚开。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銮舆

    读音:luán yú

    繁体字:鑾輿

    英语:imperial carriage

    意思:(銮舆,銮舆)

     1.即銮驾,天子车驾。
      ▶汉·班固《西都赋》:“于是乘銮舆,备法驾。”<

  • 黎庶

    读音:lí shù

    繁体字:黎庶

    英语:the common people; the multitude

    意思:黎民。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

  • 早晚

    读音:zǎo wǎn

    繁体字:早晚

    英语:morning and evening

    意思:
     1.早晨和晚上。
      ▶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春雨闇闇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 何由

    读音:hé yóu

    繁体字:何由

    意思:亦作“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
      ▶《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唐·王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