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浣溪沙》 普熏三界扫腥膻。

普熏三界扫腥膻。

意思:普熏三边界扫食荤腥。

出自作者[宋]张元干的《浣溪沙》

全文创作背景

张元干的《浣溪沙》的创作背景是词人晚年游览江浙一带的山水美景时,被自然景色所触动,产生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从而写下了这首词。具体来说,宋高宗绍兴元年年底,词人退居福建生活。在高宗建炎三年到绍兴十九年(公元1129-1149年)的二十年间,词人一直与居闽的友人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共写了44首交游词。这首《浣溪沙》就是其中的一首,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气蒸浓古鼎烟。
水沈春透露华鲜。
心清无暇数龙涎。
乞与病夫僧帐座,不妨公子醉茵眠。
普熏三界扫腥膻。
作者介绍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关键词解释

  • 腥膻

    读音:xīng shān

    繁体字:腥膻

    英语:smelling of fish or mutton

    意思:(参见腥羶)
    亦作“腥羶”。
     
     1.难闻的腥味。亦比喻人间丑恶污浊的现

  • 三界

    读音:sān jiè

    繁体字:三界

    英语:Triloka

    意思:
     1.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见《俱舍论•世分别品》。
      ▶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界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