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万水千山,一枝重见处,离肠千结。
意思:回头万水千山阻隔,一枝重出现的地方,离肠千结。
出自作者[宋]曾纡的《念奴娇·片帆暮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词,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梅花图,表达了深深的思恋和离愁。
首先,词的开头,“片帆暮落,正前村梅蕊,愁人如雪。”这句描绘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暮色中,一叶孤舟缓缓落下,仿佛带着前村梅花的愁绪,如雪花般令人心生忧愁。这里的“梅蕊”既指梅花的蕊,也暗喻了词人的愁心。
接下来,“东陌西溪长记得,疏影横斜时节。”描绘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他常常在东边的陌道和西边的小溪边看到梅花疏影横斜的美丽景象。这里的“疏影横斜”是梅花的经典形象描绘,同时也象征着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六出冰姿,玉人微步,笑里轻轻折。”这几句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纯洁,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她的深深爱恋。他想象着梅花那冰清玉洁的姿态,轻轻地折下一枝梅花,这表达了他对梅花的珍视和喜爱。
“兰房沈醉,暗香曾共私窃。”这两句描绘了词人和梅花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曾在花房中沉醉,共享着梅花的暗香。这里的“私窃”一词,既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珍视之情,也暗示了他对梅花的深深思恋。
然而,“回头万水千山……”以下,词人开始表达离愁和相思之苦。他回首望去,万水千山之间,再次见到梅花的情景已遥不可及,离别的痛苦如千结的肠子般难以言说。
最后,“怎得伊来,许多幽恨,共拈青梢说。”词人渴望与梅花重逢,希望能与她共同品茗,倾诉心中的幽恨。这里的“拈青梢”是闲适优雅的动作,象征着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的深深思恋。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词作。
相关句子
- 万水千山。-- 出自《浪淘沙·别易见时难》作者:[宋]黎廷瑞
- 千山万水。-- 出自《减字木兰花·千山万水》作者:[宋]向子諲
- 千山万水重重。-- 出自《柳梢青·桃杏舒红》作者:[宋]赵长卿
- 万水千山同一白。-- 出自《减字木兰花·华胥月色》作者:[宋]陈瓘
- 万水千山迷远近。-- 出自《安公子·远岸收残雨》作者:[宋]柳永
- 咫尺地、千山万水。-- 出自《惜奴娇·隔阔多时》作者:[宋]蔡伸
- 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 出自《送李山人归山》作者:[唐]陆畅
- 千山万山。-- 出自《醉思凡/醉太平》作者:[宋]孙惟信
- 千山暮碧。-- 出自《曲游春·画舸西泠落》作者:[宋]施岳
- 落日千山雨。-- 出自《菩萨蛮·一声羌管吹呜咽》作者:[宋]孙舣
- 马首千山。-- 出自《浪淘沙·黯淡养花天》作者:[宋]范成大
- 千山复万山。-- 出自《阮郎归 独木桥体》作者:[元]元好问
- 隔千山。-- 出自《道无情 依韵别沁州长官杜师》作者:[元]尹志平
- 重见胜初见。-- 出自《虞美人·春风曾见桃花面》作者:[宋]张景修
-
忍重见。-- 出自《祝英台近·杏花吹》作者:[宋]李彭老
- 逸韵今重见。-- 出自《点绛唇·又是年时》作者:[宋]赵希亻丙
- 此行重见。-- 出自《绕佛阁》作者:[宋]周邦彦
- 此行重见。-- 出自《绕佛阁》作者:[宋]周邦彦
- 故人重见。-- 出自《减字木兰花·春光亭下》作者:[宋]苏轼
- 重见翠云生。-- 出自《从建平王游纪南城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明年重见。-- 出自《点绛唇·何处君家》作者:[宋]毛滂
- 今生重见无。-- 出自《更漏子·雪肌轻》作者:[宋]杜安世
- 琐窗重见。-- 出自《减字木兰花·明眸巧笑》作者:[宋]吕渭老
- 回头万里山。-- 出自《菩萨蛮·东风乌鹊西飞燕》作者:[宋]陈师道
- 回头转。-- 出自《渔家傲·浪静西溪澄似练》作者:[宋]净端
- 忍回头。-- 出自《杨柳枝·已谢芳华更不留》作者:[宋]玉真
- 回头讨。-- 出自《渔父词/渔父》作者:[宋]惠洪
- 回头觑。-- 出自《渔父词/渔父》作者:[宋]惠洪
- 回头光景非。-- 出自《菩萨蛮·琼杯且尽清歌送》作者:[宋]韦骧
-
回头肠断处。-- 出自《菩萨蛮·楼头上有三通鼓》作者:[宋]孙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