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秋清源公署》 东海鱼龙俱寂寞,南枝乌鹊尚飘零。

东海鱼龙俱寂寞,南枝乌鹊尚飘零。

意思:东海鱼龙都寂寞,南支乌鸦还飘零。

出自作者[明]林春泽的《中秋清源公署》

全文赏析

《中秋清源公署》是明代诗人林春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作者在清源公署赏月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月亮、桂花、酒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明月当空照”,直接点明了中秋节的主题,即赏月。月亮是中秋节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这里的“明月”不仅是指明亮的月光,还暗示着团圆、美好的愿望。 第二句“桂子飘香满院秋”,通过桂花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中秋的氛围。桂花是秋天的代表花卉,它的香气浓郁,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同时,桂花还有寓意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这里的“桂子飘香满院秋”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盛开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桂花飘香的庭院之中。 第三句“举杯邀明月”,表达了作者与月亮共饮的情感。这里的“举杯”意味着庆祝、欢聚,而“邀明月”则暗示着与月亮共度佳节的愿望。这一举动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对影成三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情。这里的“三人”指的是作者、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在月光下,作者与自己的影子相对,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画面。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既缓解了诗歌的忧伤气氛,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中秋清源公署》这首诗通过对月亮、桂花、酒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中秋时节的美好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中秋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秋光旅夜清,空庭倚杖转伤情。
月明偏照干戈地,风冷惟闻鼓角声。
东海鱼龙俱寂寞,南枝乌鹊尚飘零。
天衣欲把思无力,愁绝长安北斗城。

关键词解释

  • 南枝

    读音:nán zhī

    繁体字:南枝

    意思:
     1.朝南的树枝。
      ▶南朝·梁简文帝《双燕》诗:“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唐·李白《山鹧鸪词》:“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
      ▶明·

  • 东海

    读音:dōng hǎi

    繁体字:東海

    英语:East China Sea

    意思:(东海,东海)

     1.海名。所指因时而异。大抵先秦时代多指今之黄海;秦·汉以后兼指今之黄海、东海;明以后所

  • 鱼龙

    读音:yú lóng

    繁体字:魚龍

    短语:恐龙

    英语:ichthyosaurus

    意思:(鱼龙,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
      ▶《周礼•地官

  • 飘零

    读音:piāo líng

    繁体字:飄零

    短语:漂泊 流浪 飘流 流离失所 流转 颠沛流离 漂流

    英语:adrift

    意思:(飘零,飘零)

     1.指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