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邙山》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意思:城中日夜歌钟起,山上松柏只有听到声音。

出自作者[唐]沈佺期的《邙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洛阳北邙山上坟茔场景的诗,通过对墓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歌钟乐起和松柏常青的描述,表达了生死轮回和永恒的主题。 首句“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描绘了北邙山上的坟墓排列有序,与洛城遥遥相对,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空的永恒感。“万古千秋”一词,既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历史的悠久,也暗示了生死轮回的永恒。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描绘了城里的生活与坟墓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城中的人们日夜笙歌钟鸣,似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山上则只有松柏的声音,象征着死亡和永恒。这种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生死轮回和永恒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描绘北邙山上的坟茔场景,表达了对生死轮回和永恒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但也要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并接受生死的轮回。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尊重和珍视历史,认识到每一代人的逝去都代表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的进步。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成功地传达了生死轮回和永恒的主题。同时,它也以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方式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歌钟

    读音:gē zhōng

    繁体字:歌鍾

    英语:percussion instrument in ancient times

    意思:(歌钟,歌钟)

     1.伴唱的编钟。
      ▶《左传•

  • 松柏

    读音:sōng bǎi

    繁体字:鬆柏

    英语:pine and cypress

    意思: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徵。
      ▶《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 日夕

    读音:rì xī

    繁体字:日夕

    英语:day and night

    意思:
     1.傍晚。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复诊之,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