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吾宗(卫仓曹崇简)》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意思:在家经常很早起床,国家希望丰收。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吾宗(卫仓曹崇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一位质朴、勤劳、爱国、有志于君臣际会的老宗家的敬仰之情。 首句“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诗人以“吾宗”称之,表达出对其的敬重和亲近。这个“老孙子”显然是一个质朴无华、恪守古风的贤者,他的家族传统和风范,一直延续到今天。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这两句描绘了老孙子的生活方式和外在形象。他安于时代的议论,不追求浮华虚荣,而是穿着朴素的衣冠,与世无争。这不仅表现了他的质朴,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淡泊和超脱。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这两句描绘了老孙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情感。他常常早起,辛勤劳作,同时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年年丰收。这种勤劳、关心国家大事的精神,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这两句描绘了老孙子对君臣际会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他一谈及君臣际会的话题,就会满腹经纶,显示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老孙子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质朴、勤劳、爱国、有志于君臣际会的品质和特点。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质朴、勤劳等传统美德的敬仰之情。这种敬仰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家常

    读音:jiā cháng

    繁体字:家常

    英语:the daily life of a family

    意思:
     1.平日家居。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飧饭》:“因家常炊次,三四日,辄

  • 早起

    读音:zǎo qǐ

    繁体字:早起

    短语:天光 早 早晨 晨 早上 朝

    英语:rise with the lark

    意思:
     1.很早起床。
      ▶《韩非

  • 在家

    读音:zài jiā

    繁体字:在家

    英语:in

    意思:
     1.居于家;没离家门。
      ▶《书•君奭》:“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
      ▶孔传:“我老在家

  • 年丰

    读音:nián fēng

    繁体字:年豐

    意思:(年丰,年丰)
    谓年成丰收。
      ▶《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汉·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周征殷而年丰,卫伐邢而致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