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当群物化,舍去一毛轻。
意思:使用该生物化,放弃一毛轻。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千福寺昧轩》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哲理的诗,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生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于天理、道心、万物和谐共处等理念的深深理解。
首联“何人指蒙昧,题作此轩名。”诗人以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揭示了诗的主题——有人用“蒙昧”一词来指代不明事理的人,但作者却用题写的名字来表达对一种明理、通达的追求。这里的“天理”和“道心”都是指一种超越个人情感和欲望的真理,一种对世界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颔联“天理自昼夜,道心无晦明。”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昼夜无间的道心,它没有暗夜,没有白天,没有晦暗,没有光明,它是一种永恒的存在。这一联表达了道心超越时间和空间,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特点。
接下来的两联“用当群物化,舍去一毛轻。”则进一步阐述了道心的应用——万物和谐共处,相互转化,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舍弃了一根毫毛,对于整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这表达了道心是一种包容、和谐、无我、无私的精神。
最后一联“磊磊山前寺,时闻钟声声。”以山前寺的钟声为背景,描绘了道心的宁静和深远。钟声回荡在山间,象征着道心的深远和永恒。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生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于天理、道心、万物和谐共处等理念的深深理解。它以一种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