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兰涧》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意思:整整一年没有人采摘,含香只知道自己。

出自作者[宋]朱熹的《兰涧》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碧涧边兰花生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兰花坚韧品质的赞美和对无人赏识的无奈。 首句“光风浮碧涧”描绘了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景象,碧涧则暗示了兰花的生长环境,清澈的溪涧旁,兰花静静开放。第二句“兰枯日猗猗”进一步描述了兰花在无人的关注下,默默枯萎的情景,日猗猗则给人一种寂静无人的感觉。 第三句“竟岁无人采”揭示了兰花的命运,一年到头没有人采摘,这暗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最后一句“含薰只自知”是诗人的感慨,兰花默默地散发着自己的香气,只有自己知道,象征了兰花坚韧、自足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描绘兰花在无人关注的环境中独自生长、开花、散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兰花坚韧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态冷漠、无人赏识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植物生长,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作者介绍 朱熹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关键词解释

  • 自知

    读音:zì zhī

    繁体字:自知

    英语:know

    意思:
     1.认识自己;自己明瞭。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汉书•贡禹传》:“然非自知奢僭也,犹鲁昭公曰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竟岁

    读音:jìng suì

    繁体字:竟歲

    意思:(竟岁,竟岁)
    终岁;整年。
      ▶唐·孟郊《吊元鲁山》诗:“当宵无关锁,竟岁饶歌吟。”
      ▶宋·沈遘《和江邻几送文丞相》:“竟岁长若此,何时能休哉?”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