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桂湖五首》 点缀须人力,招寻信妙缘。

点缀须人力,招寻信妙缘。

意思:点缀需要人力,招寻真妙缘。

出自作者[清]曾国藩的《桂湖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点缀须人力,招寻信妙缘。
使君殊不俗,把酒竟茫然。》,它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描绘一种特定的情境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爱情的思考。 首先,从诗句“点缀须人力,招寻信妙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相信,生活中的点滴美好都需要人力去点缀和追求,而这种追求又需要缘分来促成。这种缘分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可能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接下来,“使君殊不俗”这句诗,诗人通过赞美对方的不俗表现,表达了对对方的敬仰和欣赏。这里的“使君”可能是指对方的高尚品质和行为,也可能是指对方的身份地位。无论哪种情况,这句诗都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把酒竟茫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时的复杂心情。他举杯畅饮,享受着美好时光,但最终却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这可能是因为他面对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美好,更是对人生、友情和爱情的思考和困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复杂情感时的茫然和困惑。这种情感的真实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点缀须人力,招寻信妙缘。
使君殊不俗,把酒竟茫然。
作者介绍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关键词解释

  • 点缀

    读音:diǎn zhuì

    繁体字:點綴

    短语:装潢 饰 装裱

    英语:(v) enhance; beautify

    意思:(点缀,点缀)

     1.加以衬托或装饰,

  • 人力

    读音:rén lì

    繁体字:人力

    英语:manpower (unit of power)

    意思:
     1.人的劳力,人的力量。
      ▶《谷梁传•定公元年》:“毛泽未尽,人力未竭,未可以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