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

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

意思:桂江日夜流淌千里,挥泪什么时候到甬东。

出自作者[唐]柳宗元的《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从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作者在回忆早年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描绘了作者早年生活在北京,听到越地之音,对江海之地的情感愈发深厚。这里的“京华”可以理解为繁华的京城,“越吟”则暗示了作者对越地(江海之地)的思念。而“闻君江海分逾深”则表达了作者对江海之地的向往和渴望。 颔联“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愿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参加兰亭集会,与高僧支道林等一同欣赏美景,畅谈人生。这里用“若”字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颈联“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描绘了作者在秋风的吹拂下,频繁拿出书卷,独自吟诵着前人的诗句。这里用“琼书”代指书卷,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前人的敬仰之情。“频把”和“独吟”则表达了作者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尾联“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他看到桂江日夜流淌,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甬东(作者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的“挥泪”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无奈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早年生活的怀念,对未来的渴望和迷茫,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
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
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
作者介绍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关键词解释

  • 挥泪

    读音:huī lèi

    繁体字:揮淚

    英语:wipe away tears

    近义词: 涕零、流泪、洒泪

    详细释义:洒泪、落泪。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日夜

    读音:rì yè

    繁体字:日夜

    意思:白天黑夜;日日夜夜。
      ▶《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唐·杜甫《悲陈陶》诗:“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