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残春有感》 园林向晚深藏郭,野水新晴暗入池。

园林向晚深藏郭,野水新晴暗入池。

意思:园林傍晚深藏郭,野水新晴暗入池。

出自作者[宋]李至的《残春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阴阴垂柳转黄鹂,肠断残春欲去时》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表达惜春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垂柳、黄鹂、白雪、飞絮、落花、园林、野水、牡丹等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易逝,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惋惜。 首联“阴阴垂柳转黄鹂,肠断残春欲去时”描绘了春天的柳树阴郁,黄鹂鸟在枝头婉转啼鸣的景象。垂柳的阴阴之色,黄鹂的婉转啼鸣,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肠断残春欲去时”一句,暗示着春天的短暂,给人一种春光易逝,流年不驻的伤感。 颔联“白雪乱堆飞絮地,红须半在落花枝”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白雪象征着飞絮,落花象征着即将逝去的春天,两者结合在一起,更加强调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而“红须”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桃花或者杏花,它们在落花枝头半开,也暗示着春天的逝去。 颈联“园林向晚深藏郭,野水新晴暗入池”描绘了傍晚时分,园林深处藏着暮色,野水在雨后新晴中悄悄流入池塘的景象。这一联以静景描写为主,突显了夜晚来临,春天即将结束的静谧和凄凉。 尾联“最是牡丹堪痛惜,风吹雨打渐离枝”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怜惜之情。牡丹是春天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诗人深爱的花卉。然而,风雨交加,牡丹花逐渐凋零,离枝而落,这无疑让诗人感到痛惜。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易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惋惜。诗人通过对垂柳、黄鹂、白雪、飞絮、落花、园林、野水、牡丹等景物的描绘,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暮图。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阴阴垂柳转黄鹂,肠断残春欲去时。
白雪乱堆飞絮地,红须半在落花枝。
园林向晚深藏郭,野水新晴暗入池。
最是牡丹堪痛惜,风吹雨打渐离枝。

关键词解释

  • 向晚

    读音:xiàng wǎn

    繁体字:曏晚

    英语:towards evening; about dusk

    意思:(参见嚮晚)
    傍晚。
      ▶唐·李颀《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

  • 园林

    读音:yuán lín

    繁体字:園林

    短语:园 苑

    英语:park

    意思:(园林,园林)

     1.种植花木,兼有亭阁设施,以供人游赏休息的场所。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