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情诗其十一》 洞房一夜照花烛,卿卿嫁作他人妇。

洞房一夜照花烛,卿卿嫁作他人妇。

意思:洞房花烛夜照一,你你嫁作他人妇。

出自作者[清]仓央嘉措的《情诗其十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洞房花烛之夜,即将成为他人妇的悲痛心情。诗中表达了相思之苦,情感憔悴,无人可以倾诉的无奈。 首两句“洞房一夜照花烛,卿卿嫁作他人妇”,直接描绘了婚礼的场景,明亮的灯光下,新娘在花烛下美丽动人,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挽留她即将成为他人妇的事实。这两句诗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女子的悲痛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相思如狂心如灰,为情憔悴向谁诉?”则深入表达了女子的内心世界。相思之苦让她如同疯狂,心如死灰;情感憔悴让她无处倾诉。这两句诗将女子的情感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心痛。 这首诗的情感深度来源于对女子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它不仅描绘了女子的悲痛和无奈,也揭示了爱情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它以女子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爱情的无常和人性的复杂。读来令人感动,也让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洞房一夜照花烛,卿卿嫁作他人妇。
?相思如狂心如灰,为情憔悴向谁诉?
作者介绍 仓央嘉措简介
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关键词解释

  • 花烛

    读音:huā zhú

    繁体字:花燭

    英语:painted candles used at the wedding

    意思:(花烛,花烛)

     1.犹彩烛。旧多用于结婚的新房中,上面多用龙凤图

  • 洞房

    读音:dòng fáng

    繁体字:洞房

    短语:新房

    英语:bridal chamber

    意思:
     1.幽深的内室。多指卧室、闺房。
      ▶唐·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

  • 他人

    解释

    他人 tārén

    [another person;other people;others] 别人

    不许他人干涉

    引用解释

    别人。《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唐

  • 一夜

    (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