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 遥想楚王云梦泽,蜺旌羽盖定空还。

遥想楚王云梦泽,蜺旌羽盖定空还。

意思:遥想楚王云梦泽,霓旌羽盖定空回。

出自作者[唐]陆希声的《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

全文赏析

《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是唐代诗人陆希声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石兕台的景色,以及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首先,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快,便于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石犀”、“云气”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石兕台的景色。石兕台位于阳羡(今江苏宜兴)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观景台。诗人通过对石兕台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中写道:“石犀无水夜常泣,一点微茫远照人。”这里的“石犀”指的是石雕的犀牛,象征着石兕台的威严。而“无水夜常泣”则暗示了石兕台的历史沧桑,曾经的辉煌已经消失,只剩下孤独的守望。同时,“一点微茫远照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虽然历史已经远去,但它仍然照耀着后人。 最后,从情感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石兕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无奈。诗中写道:“云气苍茫疑有路,山花烂漫不知春。”这里的“云气苍茫疑有路”暗示了历史的遥远和模糊,人们无法看清过去的真实面貌。而“山花烂漫不知春”则表达了现实的无奈,虽然春天已经来临,但人们却无法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种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 总之,《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这首诗以石兕台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简练的文字,使得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河波浪激潼关,青兕胡为伏此山。
遥想楚王云梦泽,蜺旌羽盖定空还。

关键词解释

  • 云梦

    读音:yún mèng

    繁体字:雲夢

    意思:(云梦,云梦)
    亦作“云瞢”。
     
     1.古薮泽名。
      ▶汉·魏之前所指云梦范围并不很大,晋以后的经学家才将云梦泽的范围越说越广,把洞庭湖都包括在内。

  • 楚王

    读音:chǔ wáng

    繁体字:楚王

    意思:楚国的君王。文学作品中多指在阳台梦遇巫山神女的楚怀王或楚襄王。
      ▶唐·孟浩然《送王七尉松滋得阳臺云》诗:“婵娟流入楚王梦,倏忽还随零雨分。”
      ▶唐·李白《江上吟》:“

  • 遥想

    读音:yáo xiǎng

    繁体字:遙想

    意思:(遥想,遥想)
    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回想。
      ▶晋·孙绰《游天臺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晋·陶潜《游斜川》诗序:“遥想灵山,有

  • 旌羽

    读音:jīng yǔ

    繁体字:旌羽

    意思: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晋·成公绥《正旦大会行礼歌》:“铿金石,扬旌羽;纵八佾,巴·渝舞。”
      ▶南朝·梁·江淹《萧骠骑让油幢表》:“奉诏赐车一乘……朱箱玄盖,犹炤汉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