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鹊桥仙·明珠盈斗》 明珠盈斗,黄金作屋,占了湘中秋色。

明珠盈斗,黄金作屋,占了湘中秋色。

意思:明珠满斗,黄金作屋,占了湘中秋色。

出自作者[宋]张孝祥的《鹊桥仙·明珠盈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明珠盈斗,黄金作屋,占了湘中秋色》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美景、抒发情感之佳作。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同时通过“明珠盈斗,黄金作屋”等词句,表达了作者对中秋之夜的赞美之情。 “明珠盈斗,黄金作屋”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中秋月色的美丽,犹如满斗的明珠和用黄金搭建的房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占了湘中秋色”一句,又表达了作者对中秋时节湘中地区的秋色的喜爱之情。 “金风玉露不胜情,看天上、人间今夕”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中秋之夜的特殊情感。秋风、玉露,本是自然之物,但在中秋之夜,却因为人们的情感而变得格外美丽。作者通过这两句诗,将自然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中秋之夜的特殊情感。 “枝头一点,琴心三叠”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另一种景象——明月。明月如琴心三叠,给人以悠扬、美妙的感觉。而“算有诗名消得”一句,则表达了中秋之夜诗歌创作的重要性。中秋之夜,人们吟诗作赋,留下了千古佳话。 最后,“野堂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中秋之夜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摆脱萧疏之境,重新回到与朋友欢聚的时光,再次在酒杯前唤回客人。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明珠盈斗,黄金作屋,占了湘中秋色。
金风玉露不胜情,看天上、人间今夕。
枝头一点,琴心三叠,算有诗名消得。
野堂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
作者介绍 萧衍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秋色

    读音:qiū sè

    繁体字:秋色

    英语:autumn scenery

    意思: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

  • 明珠

    读音:míng zhū

    繁体字:明珠

    短语:蓝宝石 宝石 绿宝石 玛瑙 红宝石 瑰 珠翠

    英语:bright phearl

    意思:
     1.光泽晶莹的珍珠。

  • 黄金

    读音:huáng jīn

    繁体字:黃金

    短语:

    英语:gold

    意思:(黄金,黄金)

     1.指铜。
      ▶《书•舜典》“金作赎刑”孔传:“金,黄金。”

  • 作屋

    读音:zuò wū

    繁体字:作屋

    意思:工匠劳作之所。
      ▶王统照《刀柄》:“这是作屋中二月那孩子的欢叫声,他楞了楞,一口吹灭了烟灯。”

    解释:1.工匠劳作之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