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方宋贤四绝》 千年忠孝归图画,百卷风骚动冕旒。

千年忠孝归图画,百卷风骚动冕旒。

意思:千年忠孝回到图画,一百卷风骚动皇冠。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挽方宋贤四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忠孝和道德的。它通过描绘一种超越时间、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以及一个人在面临道德困境时的选择,表达了对忠孝的敬仰和对道德沦丧的批判。 首句“千年忠孝归图画”,诗人以“图画”为喻,表达了忠孝这种道德观念的永恒性,就像一幅画一样,历久弥新,永不褪色。这句诗也暗示了忠孝的重要性,它是人们应该坚守的底线,是人们行为的指南。 第二句“百卷风骚动冕旒”则进一步强调了忠孝的重要性。这里,“风骚”可以理解为社会的风尚和潮流,“冕旒”则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高层。这句诗表达了忠孝观念对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它能够让社会的风尚为之动摇,让高层人士为之震动。 第三句“一尉南州成底事”,诗人以一个具体的情境——一个官员在南州担任一个小官——来表达道德的力量。这句诗表明,即使是一个微小的职务,也可以成为坚守道德的象征。 最后一句“可怜夜壑遽移舟”则描绘了一个转折,一个面临道德困境的人如何选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诱惑面前轻易放弃道德的人的同情和无奈。“夜壑遽移舟”暗指那些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人,他们像船只在深夜里被突然带离了航线一样,失去了自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忠孝观念的永恒性、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人们在面临道德困境时的选择,表达了对忠孝的敬仰和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它提醒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坚守道德底线,不被社会的风尚和潮流所左右,不被权力和地位所迷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年忠孝归图画,百卷风骚动冕旒。
一尉南州成底事,可怜夜壑遽移舟。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冕旒

    读音:miǎn liú

    繁体字:冕旒

    意思:
     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牛亨问曰

  • 忠孝

    读音:zhōng xiào

    繁体字:忠孝

    英语: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意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孝经•开宗明义》“终于立身”汉·郑玄注:“忠孝道着,乃能扬名荣

  • 骚动

    读音:sāo dòng

    繁体字:騷動

    短语:动荡 天翻地覆 兵荒马乱 摇摆不定 骚乱 汹汹 不安 波动

    英语:uproar

    意思:(骚动,骚动)

  • 千年

    读音:qiān nián

    繁体字:千年

    英语:millenary

    意思:极言时间久远。
      ▶晋·陶渊明《輓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