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榆林直宿有怀邵庵学士对月之作》 翠袖清歌看驻辇,彩笺红烛坐题诗。

翠袖清歌看驻辇,彩笺红烛坐题诗。

意思:翠袖清歌看驻车,彩笺红蜡烛坐题诗。

出自作者[明]王英的《榆林直宿有怀邵庵学士对月之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榆林春夜漏声迟,独忆金章对月时》是一首优美的夜景诗,描绘了作者在榆林春夜的寂静中,独自回忆过去的场景。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往事的怀念。 首联“榆林春夜漏声迟,独忆金章对月时”描绘了春夜的静谧和作者独自一人的情境。漏声迟,即漏钟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金章,指的是作者曾经拥有的贵重物品,与月色相对,更显寂静。 颔联“翠袖清歌看驻辇,彩笺红烛坐题诗”则描绘了作者在月下回忆往事的具体场景。翠袖清歌,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曾经的美好的生活场景,而驻辇、题诗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文化的珍视。 颈联“连云尚有青山在,夹路应多绿柳垂”进一步描绘了春夜的景色,青山、绿柳,色彩鲜明,生机勃勃,与前文的寂静、回忆形成对比。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北望穷荒凋落尽,昔年文物倍增悲”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世事变迁的悲凉之情。北望穷荒凋落尽,描述了故乡的荒凉景象,昔年文物倍增悲,则表达了对往事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静谧和作者的孤独,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夜景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榆林春夜漏声迟,独忆金章对月时。
翠袖清歌看驻辇,彩笺红烛坐题诗。
连云尚有青山在,夹路应多绿柳垂。
北望穷荒凋落尽,昔年文物倍增悲。

关键词解释

  • 彩笺

    读音:cǎi jiān

    繁体字:彩箋

    意思:(参见彩牋,彩笺,綵牋)

    造句:

  • 清歌

    读音:qīng gē

    繁体字:清歌

    意思:
     1.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汉·张衡《思玄赋》:“双材悲于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 题诗

    读音:tí shī

    繁体字:題詩

    英语:poem inscribed on a scroll

    意思:(题诗,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

  • 翠袖

    读音:cuì xiù

    繁体字:翠袖

    意思:
     1.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
      ▶唐·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宋·苏轼《王晋叔所藏画跋尾•芍药》诗:“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着薄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