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藤》 神农尝药罢,质子寄书来。

神农尝药罢,质子寄书来。

意思:神农尝药结束,人质寄书来。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藤》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色。 首句“吐叶依松磴,舒苗长石台。”描绘了树木在石阶(松磴)上吐露新叶,小苗在石台上舒展的生长画面。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流畅的词语,使得画面生动起来。 “神农尝药罢,质子寄书来。”这两句诗引入了历史人物——神农,他被认为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描绘一个宁静的场景,但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历史或文化的背景。同时,“质子寄书来”可能是在描绘一种和平的象征,表明邻近的质子国对主国的尊敬和友好。 “色映蒲萄架,花分竹叶杯。”这两句诗描绘了色彩鲜艳的葡萄架和盛开的竹叶杯花。葡萄架的色彩映照在周围的环境中,而竹叶杯的花则分散在各处。这种描绘充满了生动的细节,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金堤不见识,玉润几重开。”最后两句诗中,“金堤”可能指的是金黄色的堤坝,可能是在描述金色的阳光洒在堤坝上的景象。“玉润几重开”中的“玉润”可能指的是竹叶杯花那种晶莹剔透、犹如玉石般的光泽。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词语,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自然景色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历史和文化元素,使得这首诗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吐叶依松磴,舒苗长石台。
神农尝药罢,质子寄书来。
色映蒲萄架,花分竹叶杯。
金堤不见识,玉润几重开。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质子

    解释

    质子 zhìzǐ

    (1) [proton]∶一种与氢原子核相同的基本粒子;它和中子都是所有其他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它带有一个在数值上等于电子电荷的正电荷,并具有1.672×10 -24 克的质量

    (2) [hostage]∶古时派往别国做人质的

  • 神农

    读音:shén nóng

    繁体字:神農

    意思:(神农,神农)

     1.传说中的太古帝王名。始教民为耒耜,务农业,故称神农氏。又传他曾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也称炎帝,谓以火德王。
      ▶《易•繫辞下》:“包

  • 尝药

    读音:cháng yào

    繁体字:嘗葯

    意思:(尝药,尝药)
    古礼侍奉尊长服药,先尝后进。
      ▶《礼记•曲礼下》:“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谷梁传•昭公十九年》:“许世子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