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望嵩山》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意思:才知道万岁声长在,只要向东巡视动玉鸾。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望嵩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是一首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通过对湖南衡阳的三十六座山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三十六座峰峦比作帽子,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山峰的峻峭和险峻。接着,诗人登上高楼,从百尺高的楼顶眺望这些山峰,展现出一种壮观的景象。 颔联“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诗人用高超的笔法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入云和山间的翠绿如画。诗人用“青冥”一词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用“翠落人间”形容山间的翠绿如画,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颈联“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诗人由眼前的自然景观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诗人将眼前的山峰比作衡阳的雁群和钟阜的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尾联“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诗人以“万岁声长在”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只要国家安定、人民幸福,那么万岁之声就会永远流传下去。最后一句“只待东巡动玉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的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湖南衡阳三十六座山峰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历史人文的敬仰和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的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
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关键词解释

  • 东巡

    古代谓天子巡视东方。语本《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 。”《史记·封禅书》:“ 二世 元年,东巡 碣石 ,并海南,歷 泰山 ,至 会稽 ,皆礼祠之。” 唐 白居易 《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诗:“翠华黄屋未东巡,碧 洛 青 嵩 付大臣。”

    读音:dōng xún

  • 万岁

    读音:wàn suì

    繁体字:萬歲

    短语:陛下

    英语:live long

    意思:(万岁,万岁)

     1.万年;万代。
      ▶《庄子•齐物论》:“参万岁而一

  • 待东

    读音:dài dōng

    繁体字:待東

    意思:(待东,待东)
    谓替主人招待客人。待,通“代”。
      ▶《红楼梦》第四四回:“让凤丫头坐上面,你们好生替我待东,难为他一年到头辛苦。”

  • 玉鸾

    读音:yù luán

    繁体字:玉鸞

    意思:(玉鸾,玉鸾)

     1.玉銮。车铃的美称。
      ▶《楚辞•离骚》:“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朱熹集注:“鸾,铃之着于衡者。”
      ▶三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