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郊游》 偶出城西寺,因看湖上山。

偶出城西寺,因看湖上山。

意思:偶尔从城西寺,通过看湖上山。

出自作者[明]李攀龙的《郊游》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何为驱车马,终岁惨尘颜》,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描述了作者终年奔波劳碌,满面尘灰,终于有一天驱车出游,以放松疲惫的心灵。诗中描绘了作者偶出城西寺,欣赏湖上山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好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何为驱车马,终岁惨尘颜”,直接表达了作者终年奔波劳碌的无奈和疲惫。颔联“偶出城西寺,因看湖上山”,描绘了作者偶出城西寺,欣赏湖上山的情景。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水流芳草外,人醉落花间”,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感受。水流、芳草、落花,这些自然元素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陶醉。同时,“醉”字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尾联“复值岩耕客,春风荷筿还”,描绘了一个意外的场景:作者遇到了正在耕田的客人,在春风中手持细长的竹竿。这一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亲近自然的喜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终年奔波劳碌后偶出游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好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为驱车马,终岁惨尘颜。
偶出城西寺,因看湖上山。
水流芳草外,人醉落花间。
复值岩耕客,春风荷筿还。
=
作者介绍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关键词解释

  • 上山

    读音:shàng shān

    繁体字:上山

    英语:raise

    意思:
     1.登山,到山上。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飢。”
     
     2.指到山里打游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