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凉怀归三首》 归兴已浓秋思壮,垂虹亭上问三高。

归兴已浓秋思壮,垂虹亭上问三高。

意思:回到兴已浓秋思壮,垂虹桥亭上问三个高。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秋凉怀归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元龙减尽旧时豪,尚落湓江枕怒涛。》是一首对元龙(许元龙)的赞歌,表达了作者自身境况的感慨和对元龙的羡慕。 首句“元龙减尽旧时豪”中,“旧时豪”暗示了作者曾经豪情满怀的岁月,而“减”字则表达了如今已不复当年的状态。许元龙曾经豪情壮志,然而现在却已经消磨殆尽,只剩下自己在湓江边枕着汹涌的涛声。这种对比,让人不禁对岁月的无情产生深深的感慨。 “尚落湓江枕怒涛”中的“尚”字,表达了作者如今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仍然无法摆脱现实的困境。湓江的涛声,既是对现实环境的描绘,也是对作者自身状态的暗示。 “月下听歌情浩荡,灯前支病发萧骚。”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月下听歌时的情感状态,以及灯前病发时的状态。其中,“浩荡”和“萧骚”两个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起伏和身体的虚弱。 “少年偶负投机愧,今日徒工煮字劳。”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轻时的投机行为感到惭愧,如今只能勤奋地工作。这种自省和反思,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最后,“归兴已浓秋思壮,垂虹亭上问三高。”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的渴望和对高士的敬仰。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高士的敬仰,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元龙的赞歌和对自身境况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归隐的渴望和对高士的敬仰。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元龙减尽旧时豪,尚落湓江枕怒涛。
月下听歌情浩荡,灯前支病发萧骚。
少年偶负投机愧,今日徒工煮字劳。
归兴已浓秋思壮,垂虹亭上问三高。

关键词解释

  • 秋思

    读音:qiū sì

    繁体字:秋思

    意思: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
      ▶唐·沈佺期《古歌》:“落叶流风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开。”
      ▶宋·苏辙《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西溪秋思日盈牋,幕府拘愁学久骞。”

  • 三高

    读音:sān gāo

    繁体字:三高

    意思:
     1.三名高士。
      ▶南朝·梁·何胤及其兄求、点皆隐居不仕,世称何氏三高。见《南史•何胤传》。
     
     2.三名高士。
      ▶越·范蠡、晋·张翰、唐·

  • 归兴

    读音:guī xīng

    繁体字:歸興

    意思:(归兴,归兴)
    归思;回乡的兴致。
      ▶唐·杜甫《官定后戏赠》诗:“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宋·周密《齐东野语•王魁传》:“之子动归兴,轻袂飘如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