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食郊外》 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

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

意思:寒食节将我们,相伴走过石溪。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寒食郊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是一首描绘寒食节时诗人与家族成员一同前往石溪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描绘了寒食节即将到来,诗人与家族成员一同前往石溪的场景。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相传源于晋文公为介子推所设的禁火寒食的制度,在这一天,人们会吃冷食,燃烛火,并祭扫坟墓。“将吾族”表明诗人要带领家族成员一同前往,“相随”则表达了他们一同前行的情景。 “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两句描绘了石溪畔的景象,坟墓上的野花在酒香中摇曳,林间的鸟儿模仿人的啼声。这里的花和鸟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它们在诗人的眼中也仿佛有了情感,沾上了酒香,模仿人的啼声,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两句描绘了石溪的景色。清澈的河水穿过水草,快速流淌,新出的霞光透过薄雾,显得格外美丽。这两句诗色彩明快,给人以清新之感。 最后两句“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回首望去,家乡在赤松的西边,但因为一些原因,诗人无法回去。这里的“不堪”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和石溪景色的描绘,以及最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些无奈和遗憾,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
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
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
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石溪

    读音:shí xī

    繁体字:石溪

    意思:巖石间的溪流。
      ▶唐·王昌龄《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诗:“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唐·卢肇《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唐·方干《山

  • 相随

    读音:xiāng suí

    繁体字:相隨

    英语:accompany

    意思:(相随,相随)

     1.亦作“相隋”。谓互相依存。
      ▶《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 寒食

    读音:hán shí

    繁体字:寒食

    英语:cold food

    意思:
     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
      ▶介愤而隐于绵山。
      ▶文公悔悟,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