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闾大夫》 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

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

意思:竹移低影悄悄贞节,月亮进入中央洗恨心。

出自作者[唐]刘威的《三闾大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古伤今,通过对屈原和湘江这一历史题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首联“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中,“三闾”指的是屈原,屈原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后因遭谗言被放逐,投江而死。“湘山老”指的是湘江,诗人通过“湘山老”这个词语,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而“烟水悠悠”则描绘了湘江的宽广和深远,也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复杂。这一联通过描绘屈原和湘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痛感。 颔联“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中,“青史”指的是历史书籍,“殷鉴”则比喻前人的失败作为后人的借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楚江”则指楚国境内的长江,这里也象征着诗人所处的时代。这一联通过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深忧虑。 颈联“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中,“竹移”指的是竹子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低影”则描绘了竹子的形态。“贞节”在这里象征着屈原的坚贞不屈的精神。而“月入中流洗恨心”则描绘了月色下的江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怨恨。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尾联“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见微旨”则表达了诗人从屈原的作品中领悟到一些深刻的道理。“渔父”在这里象征着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的人生态度,“会升沈”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这一联通过屈原的作品和人生哲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屈原和湘江这一历史题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
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
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
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关键词解释

  • 恨心

    读音:hèn xīn

    繁体字:恨心

    意思:怨恨之心;悔恨之心。
      ▶汉·王充《论衡•书虚》:“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勐涛也。”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既退归国,犹

  • 贞节

    读音:zhēn jié

    繁体字:貞節

    短语:贞操

    英语:chastity

    意思:(贞节,贞节)

     1.忠贞不二的节操。
      ▶《文选•张衡<东京赋>》:

  • 中流

    读音:zhōng liú

    繁体字:中流

    英语:midstream

    意思:
     1.犹中道,正道。
      ▶《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

  • 入中

    读音:rù zhōng

    繁体字:入中

    意思:宋朝地方政府向朝廷缴纳钱物称“入中”。
      ▶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商人先入中粮草,乃诣京师算请慢便钱,慢杂钞及杂货。”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