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周记室》 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

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

意思:单独指挥听笛泪,夕阳下西边的邻居。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哭周记室》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哀伤,通过描绘诗人在楚水边的孤独和悲凉,表达了深深的情感。 首句“万里一羁臣,悲歌楚水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漂泊,他像一只孤舟在万里长河中飘荡,这是他的处境,也是他的命运。他在楚水边的春天里唱着悲歌,这悲歌中充满了哀愁和无奈。 “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无法预知的忧虑和悲伤。他期待着与故人的再次相见,但这个期待却变成了永久的伤痛。这两句诗深刻地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主祭唯孤侄,收诗有故人”描绘了诗人在祭奠亲人时的孤独和凄凉,只有故人前来悼念,其他人则无动于衷。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同时,这首诗也成为了诗人与故人的纪念,成为了他们之间的桥梁。 最后,“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描绘了诗人独自对着夕阳,听着笛声流泪的场景。他独自面对着夕阳西下,听着笛声,这笛声似乎在诉说着他的悲伤和孤独。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为这首诗画上了一个凄凉的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深的离别和哀伤之情。它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一羁臣,悲歌楚水春。
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
主祭唯孤侄,收诗有故人。
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日下

    读音:rì xià

    繁体字:日下

    英语:At present

    意思:
     1.太阳落下去。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既而日下泽宫,筵阑相圃,怅徙跸之留欢,眷迴銮之余舞。”

  • 西邻

    读音:xī lín

    繁体字:西鄰

    意思:(西邻,西邻)

     1.西部邻国。
      ▶春秋时晋指秦。
      ▶《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2.西边邻居。
      

  • 闻笛

    读音:wén dí

    繁体字:聞笛

    意思:(闻笛,闻笛)
    魏·晋之间,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康·安为司马昭所杀,秀经嵇康·山阳旧居,闻邻人笛声,感怀亡友,作《思旧赋》。后因以“闻笛”为悼念故人之词。
      ▶唐·卢照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