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渔父歌》 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意思:白头什么老人,蓑衣斗笠遮盖自己。

出自作者[唐]李颀的《渔父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通过对诗人所看到的隐士生活环境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首联“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披蓑笠,独自在清江边垂钓的形象。这一形象表达了老人避世不仕,独享清江垂钓之乐的隐逸情怀。 颔联“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老人的生活环境,清江边上的沙洲上,月色宁静,老人在此濯足宿夜,行歌四季,表达了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世无争的自在生活。 颈联“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诗人描绘了老人在湘江边持竿钓鱼,点燃芦洲的柴火,品尝着绿水中煮熟的香稻,再吃上用青荷包着的紫鳞鱼,表达了老人的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 尾联“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诗人总结全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赏和向往,认为这种生活能够保全自己的真性情,而那些独醒者却常常面临苦辛。 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欣赏。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自然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和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作者介绍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关键词解释

  • 白首

    读音:bái shǒu

    繁体字:白首

    英语:whitehaired

    意思:
     1.犹白髮。表示年老。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

  • 蓑笠

    读音:suō lì

    繁体字:蓑笠

    英语:straw or palm-bark rain hat

    意思:(参见簑笠)
    蓑衣与笠帽。
      ▶《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蒿车载蓑笠。”

  • 老人

    读音:lǎo rén

    繁体字:老人

    短语:老辈 长者 长辈 先辈 老前辈 尊长 前辈

    英语:old people

    意思:
     1.老年人。
      ▶《左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