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魏君俞知宿迁》 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

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

意思:人说的话才是巨鹿公,诏书被提拔为二千石。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送魏君俞知宿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魏侯的赞美和期待。魏侯以擅长治理剧务而闻名,在江湖之地担任官职,声名远扬。人们称赞他的才干与钜鹿公相似,皇帝下诏书提拔他担任二千石级的官职。然而,前不久因被认为贤能而得罪,现在他深感后悔。他认为割鸡用牛刀并不困难,希望将来能在宿迁担任重要职务。 首句“魏侯得名能治剧,江湖作吏声籍籍。”描绘了魏侯在江湖之地以擅长治理剧务而闻名,他的名声在江湖之地远扬,这是对魏侯能力的肯定。 “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对魏侯的才干的赞扬,以及皇帝下诏书提拔他担任二千石级的官职,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地位提升。 “前日见贤後得罪,艾封沾襟复自悔。”描绘了魏侯前不久因被认为贤能而得罪,现在深感后悔。这里的“艾封”指的是因悔恨而流泪打湿衣襟,表达了魏侯内心的懊悔之情。 “牛刀割鸡不作难,看公来上宿迁最。”这两句描绘了魏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他认为割鸡用牛刀并不困难,期待将来能在宿迁担任重要职务。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整首诗表达了对魏侯的赞美和期待,同时也揭示了他的懊悔和自信。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才干、有抱负、有自信的人的形象,他愿意承担重任,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欣赏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魏侯得名能治剧,江湖作吏声籍籍。
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
前日见贤後得罪,艾封沾襟复自悔。
牛刀割鸡不作难,看公来上宿迁最。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千石

    读音:qiān dàn

    繁体字:千石

    意思:石,容量单位。
      ▶秦·汉官品的高低,常以俸禄的多少计算,从二千石递减至百石止。古代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员品级较高,因以“千石”指高官。
      ▶《东观汉记•郭丹传》:“郭丹,

  • 诏书

    读音:zhào shū

    繁体字:詔書

    短语:旨 诏 诰 敕

    英语:rescript

    意思:(诏书,诏书)
    皇帝颁发的命令。
      ▶《史记•儒林列传》:“臣谨

  • 人言

    读音:rén yán

    繁体字:人言

    英语:people\'s words

    意思:
     1.别人的评议。
      ▶《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
      ▶宋·苏轼《次韵滕大

  • 钜鹿

    读音:jù lù

    繁体字:鉅鹿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