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报恩寺》 自惭容鬓上,犹带郡庭尘。

自惭容鬓上,犹带郡庭尘。

意思:自己很容鬓上,还带着郡庭尘。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题报恩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好是清凉地,都无系绊身》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由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首句“好是清凉地,都无系绊身”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清凉地”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向往的宁静、清爽的生活环境,而“无系绊身”则表达了没有任何束缚,身心自由的状态。 “晚晴宜野寺,秋景属闲人”两句描绘了晚晴时分在野寺中欣赏秋景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闲适、悠然自得的心情。 “净石堪敷坐,寒泉可濯巾”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清净的石块可供坐卧,寒凉的泉水可以洗去尘世的烦恼,表达了诗人对清净、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自惭容鬓上,犹带郡庭尘”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自惭之情,虽然年华已逝,但仍带着官庭的尘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但又无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矛盾心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清净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好是清凉地,都无系绊身。
晚晴宜野寺,秋景属闲人。
净石堪敷坐,寒泉可濯巾。
自惭容鬓上,犹带郡庭尘。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自惭

    读音:zì cán

    繁体字:自慚

    意思:(自惭,自惭)
    自己感到惭愧。
      ▶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唐·白居易《初罢中书舍人》诗:“自惭拙宦叨清贯,还有痴心怕

  • 容鬓

    读音:róng bìn

    繁体字:容鬢

    意思:(容鬓,容鬓)
    容颜鬓髮。
      ▶唐·杜甫《早花》诗:“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
      ▶唐·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诗:“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