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同出祓殡》 弭节于今涉四年,扬鞭同出岂徒然。

弭节于今涉四年,扬鞭同出岂徒然。

意思:停车在现在过了四年,扬鞭同出难道徒然。

出自作者[宋]洪皓的《次韵同出祓殡》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弭节于今涉四年,扬鞭同出岂徒然》,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在过去的四年中,伴随着扬鞭出行的生活,如今回首,虽然当初的目的可能并非如此,但也不必过于深究。作者在面对丧事时,没有遵循传统的礼仪,而是选择跃马前行,这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和无畏。 作者在诗中提到自己虽然年老体衰,病体疲惫,但仍然坚持前行,这表现了作者的坚韧和毅力。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蔺相如的敬仰,认为廉颇羞于蔺下,这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实的坚韧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和无畏。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读起来让人感到鼓舞和振奋。 至于“铁讶廉颇羞蔺下,自知杨炯愧卢前”这两句,作者用廉颇和蔺下做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思考。廉颇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蔺下则是历史上的贤能之士。作者认为自己应该向蔺下学习,表现出一种谦虚和敬畏的态度。同时,作者也意识到自己与杨炯相比,有愧之处,这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和他人的反思和自省。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豪情和思考的诗歌,它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实的坚韧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谦虚、自省和勇气。这首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弭节于今涉四年,扬鞭同出岂徒然。
临丧弗用先桃茢,跃马宁思惜锦鞯。
铁讶廉颇羞蔺下,自知杨炯愧卢前。
归来病体殊饥倦,亟遣庖人起爨烟。

关键词解释

  • 同出

    引用解释

    1.谓出处相同。《老子》:“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 王弼 注:“同出者,同出於玄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然此与 李庆子 遇狐叟事,大旨相类,不应俗人雅魅,迭见一时,又同出於 山 左。”

    2.谓同父所生。《国语·晋语四》:“同出九人,唯 重耳 在。” 韦昭 注:“同出,同生。”

  • 扬鞭

    读音:yáng biān

    繁体字:揚鞭

    英语:flip the whip

    意思:(扬鞭,扬鞭)
    挥鞭。
      ▶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
      

  • 于今

    读音:yú jīn

    繁体字:於今

    英语:now

    意思:(参见于今)

     1.至今。
      ▶《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三

  • 弭节

    读音:mǐ jié

    繁体字:弭節

    意思:(弭节,弭节)

     1.驻节,停车。节,车行的节度。
      ▶《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洪兴祖补注:“弭,止也。”
      ▶马

  • 徒然

    读音:tú rán

    繁体字:徒然

    短语:纸上谈兵 干 白搭 白 徒劳无益 贼去关门 海底捞月 一事无成 徒劳 虚 望梅止渴 瞎 隔靴搔痒 画饼充饥 水中捞月 徒劳无功 徒 扬汤止沸 乏 缘木求鱼 问道于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