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诗十九首》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意思:把信收藏在怀袖里,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

出自作者[汉]汉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全文创作背景

《古诗十九首》的创作背景主要受到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影响。在这个时期,政治腐败、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卖官鬻爵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些社会问题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农民起义不断,汉王朝的统治也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们开始反思社会现实,关注个体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爱情和友情的珍视。因此,《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多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同时,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相互影响也为《古诗十九首》的创作提供了思想背景。在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后,道家思想成为人们寻求心灵解脱和精神寄托的重要途径。这也反映在《古诗十九首》中,诗人们通过诗歌来寻求精神寄托,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总之,《古诗十九首》的创作背景与东汉末年的社会、政治和思想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关键词解释

  • 怀袖

    引用解释

    1.犹怀抱。 汉 班婕妤 《怨歌行》:“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夺怀袖之深爱,尔母氏之丽人。” 明 陈子龙 《寄献石斋先生》诗:“我有短札置怀袖,安能一矢千黄金。”

    2.犹怀藏。 唐 李白 《酬崔十五见招》诗:“尔有鸟跡书,相招 琴溪 饮……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 清 侯方域 《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