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虢略秀才以七言四韵诗为寄辄敢酬和幸惟采览》 本无高亮似阳城,但爱松风入耳声。

本无高亮似阳城,但爱松风入耳声。

意思:根本没有高亮像阳城,只是喜欢松风进入耳声。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虢略秀才以七言四韵诗为寄辄敢酬和幸惟采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林下隐逸情趣的诗。首联“本无高亮似阳城,但爱松风入耳声”表明,虽然作者并没有像阳城那样高尚的节操,但他喜欢听松涛之声,这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喧嚣生活的厌倦。颔联“五亩自开林下隐,一尊聊敌世间名”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隐逸情怀,他在五亩之地上开设林下隐居,以酒聊以慰藉世间的浮名。 颈联“交谈不远樵农客,弄翰慵夸子墨卿”描绘了作者与樵夫农客为伍,墨卿弄翰,不夸文章,表现了作者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态度。尾联“异日青冥肯回顾,夫君门族旧和羹”则以问句作结,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展望和希望,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出仕朝廷,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流畅自然,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本无高亮似阳城,但爱松风入耳声。
五亩自开林下隐,一尊聊敌世间名。
交谈不远樵农客,弄翰慵夸子墨卿。
异日青冥肯回顾,夫君门族旧和羹。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松风

    读音:sōng fēng

    繁体字:鬆風

    意思:(松风,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宋·颜延之《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垄生。”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

  • 阳城

    读音:yáng chéng

    繁体字:陽城

    意思:(阳城,阳城)

     1.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李善注:“阳城、下蔡,二县名,

  • 高亮

    读音:gāo liàng

    繁体字:高亮

    意思:
     1.高尚忠正。
      ▶《晋书•羊祜传》:“光禄大夫李熹执节高亮,在公正色。”
      ▶《宋书•王玄谟传》:“玄谟幼而不群,世父蕤有知人鉴,常笑曰:‘此儿气概高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