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城西作》 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

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

意思:幸运的是自己同樗栎,有什么不满意的怀念。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城西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从军无一事,终日掩空斋。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野禽鸣聒耳,庭草绿侵阶。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自我满足之情。 首句“从军无一事,终日掩空斋”,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军中无所事事,整天只能关闭空斋,这不仅揭示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他认为自己的性格轻薄,不喜交游,才疏能浅,不能有所建树。这既是对自己的批评,也是对生活无奈的表达。 “野禽鸣聒耳,庭草绿侵阶”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周围环境,野禽鸣叫,庭前草绿,本是平常的景象,但在诗人眼中,却因为闲居无事,观察入微,觉得这些平常的景象也变得格外生动。 “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对自我境遇的感慨。他自我比喻为樗栎这样的无用之物,却能在闲居中满足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我满足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自我满足之情。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生活的无奈描绘,都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意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从军无一事,终日掩空斋。
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
野禽鸣聒耳,庭草绿侵阶。
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何妨

    读音:hé fáng

    繁体字:何妨

    短语:无妨

    英语:might as well

    意思:无碍;不妨。
      ▶《北史•后妃传上•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后美容仪,少言笑,年数

  • 幸自

    读音:xìng zì

    繁体字:幸自

    意思:本自,原来。
      ▶唐·韩愈《戏题牡丹》诗:“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宋·杨万里《次乞米韵》:“诗肠幸自无烟火,句眼何愁着点尘。”
      ▶金·董解元《

  • 所怀

    读音:suǒ huái

    繁体字:所懷

    意思:(所怀,所怀)

     1.怀抱;心中所想。
      ▶《庄子•在宥》:“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
      ▶汉·扬雄《剧秦美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