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 经中更废蓼莪讲,坐处青毡恨颇同。

经中更废蓼莪讲,坐处青毡恨颇同。

意思:经中更废蓼莪讲,坐在青毡恨很不同。

出自作者[明]高叔嗣的《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归乡,再次踏上仕途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联“厌事尝疑抛县印,之官又见向儒宫”,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之情。他曾怀疑自己是否应该放弃县令的职务,但这次再次任职,却发现自己又回到了曾经熟悉的儒宫。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也表达了他对再次回到家乡的欣喜之情。 颔联“城临沱水新桥在,路绕恒山旧驿通”,描绘了作者所到之地的景色。沱水新桥的建立,表明了这个地方的发展和变化;而恒山旧驿的通绕,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深厚历史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颈联“乍到士人应认姓,试询父客几成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陌生和好奇。他询问当地的士人自己的姓氏,并询问父客中已经有多少成为了老人。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陌生和好奇,也表达了他对父老的尊重和敬仰。 尾联“经中更废蓼莪讲,坐处青毡恨颇同”,表达了作者对经书中的蓼莪讲义的废除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和自责。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和自责。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厌事尝疑抛县印,之官又见向儒宫。
城临沱水新桥在,路绕恒山旧驿通。
乍到士人应认姓,试询父客几成翁。
经中更废蓼莪讲,坐处青毡恨颇同。

关键词解释

  • 蓼莪

    读音:lù é

    繁体字:蓼莪

    意思:《诗•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
      ▶《后汉书•清河孝王刘庆传》:“﹝诸王﹞常有《蓼莪》、《凯风》之哀。”
      ▶宋·苏轼《谢

  • 讲坐

    读音:jiǎng zuò

    繁体字:講坐

    意思:(讲坐,讲坐)
    讲席;讲坛。坐,座。
      ▶《魏书•彭城王勰传》:“故屈朝彦,遂亲传说;将临讲坐,惭战交情。”
      ▶《南史•袁宪传》:“会弘正将升讲坐,弟子毕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