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扫花游/扫地游》 水云共色,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

水云共色,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

意思:水是同色,渐渐断岸飞花,下雨声开始陡峭。

出自作者[宋]吴文英的《扫花游/扫地游》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心境。 首先,诗的开头“水云共色,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描绘了一幅雨后的春景,水云同色,岸边飞花渐断,雨声初现,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步帷素袅。想玉人误惜,章台春老。”这几句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步帷中行走,想到她的爱人可能错过了春天的美景,春意已老,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惋惜之情。 “岫敛愁蛾,半洗铅华未晓。”这里用山峰收起眉头,比喻愁眉紧锁,表达了女子的忧愁和哀怨。同时,“半洗铅华未晓”也暗示了女子已经失去了青春的容颜,但她的内心情感却依然强烈。 “舣轻棹。似山阴夜晴,乘兴初到。”这里用王徽之雪夜乘舟访戴安道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心事春缥缈。记遍地梨花,弄月斜照。”这里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想起了曾经遍地的梨花在月光下摇曳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旧时斗草。恨凌波路钥,小庭深窈。”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遗憾,对曾经的小庭深窈的斗草之路充满了遗憾和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心境。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也有对过去的回忆和遗憾,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云共色,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
步帷素袅。
想玉人误惜,章台春老。
岫敛愁蛾,半洗铅华未晓。
舣轻棹。
似山阴夜晴,乘兴初到。
心事春缥缈。
记遍地梨花,弄月斜照。
旧时斗草。
恨凌波路钥,小庭深窈。
冻涩琼箫,渐入东风郢调。
暖回早。
醉西园、乱红休扫。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关键词解释

  • 水云

    引用解释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

  • 飞花

    引用解释

    1.落花飘飞。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飘飞的落花。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茶客娶兴》:“你掩泪含羞辞别去,似飞花逐水悠悠,萧萧孤影向谁投。”

    3.比喻飘飞的雪花。 宋 苏辙 《上元前雪三绝句》之一:“不管上元灯火夜,飞花处处作春寒。”

    4.纺织时飞散的

  • 花雨

    引用解释

    1.花季所降的雨。 前蜀 贯休 《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 宋 向子諲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更冥冥,一帘花雨。” 元 张雨 《次孙大方仙兴诗韵》:“花雨扫尘鸞帚溼,岛云承韈蜃楼昬。”

    2.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时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