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平蕃曲三首》 已教青海外,自筑汉家城。

已教青海外,自筑汉家城。

意思:已教青海外,从修筑汉家城。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平蕃曲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和民族团结的诗,通过对吹角、回军、戍烟、塞草、陇头、大军还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战争的艰辛和胜利的喜悦,同时也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首联“吹角报蕃营,回军欲洗兵。已教青海外,自筑汉家城”,描绘了战争即将开始的场景。吹角的声音传遍了蕃营,军队正在准备回军,想要清洗掉战争的疲惫和尘埃。诗人通过“已教”二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慎重,同时也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战争结束后,他们已经在边境上筑起了汉家城,体现了民族间的友好关系和互相尊重。 颔联“渺渺戍烟孤,茫茫塞草枯”,描绘了战争背景下的边疆景象。戍烟袅袅,塞草枯黄,展现出边疆的荒凉和寂寥。然而,这并没有削弱诗人的情感表达,反而更加突出了战争的艰辛和胜利的喜悦。 颈联“陇头那用闭,万里不防胡”,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团结和友好的期望。在陇头上,人们不需要关闭门户,因为万里之隔也无法阻挡他们与胡人的友好相处。这种表述体现了诗人对民族团结和友好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 尾联“空留一片石,万古在燕山”,以象征胜利的石头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自豪和对和平的珍视。这片石头在燕山上空留下了永恒的印记,象征着战争的胜利和民族团结的永恒。 整首诗以战争为背景,通过描绘边疆景象和民族团结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和友好的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吹角报蕃营,回军欲洗兵。
已教青海外,自筑汉家城。
渺渺戍烟孤,茫茫塞草枯。
陇头那用闭,万里不防胡。
绝漠大军还,平沙独戍闲。
空留一片石,万古在燕山。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汉家

    解释

    汉家 Hànjiā

    [Han Dynasty (206B.C—200A.C)]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 青海

    读音:qīng hǎi

    繁体字:青海

    英语:Tsinghai

    意思:
     1.湖名。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古名鲜水、西海,又名卑禾羌海。
      ▶北魏时始名青海。
      ▶《北史•吐谷浑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