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成都玉局观孙位画龙》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蟠屈身长八十尺。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蟠屈身长八十尺。

意思:又听说蜀国玉局观有孙遇痕迹,弯屈身长八十尺。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题成都玉局观孙位画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见苏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龙。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蟠屈身长八十尺。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是一首描绘寺庙佛殿中金城柱上二龙形态的诗。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金城柱上的二龙形象,表达了对古代艺术品的敬畏和欣赏。他描述二龙形态生动,仿佛在海中争斗,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这种描绘方式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鉴赏能力,也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爱护。 其次,诗人通过描述蜀国玉局观的孙遇遗迹,表达了对古代艺术家的敬仰之情。他描绘的孙遇的龙形姿态长且蟠屈,给人一种威严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描绘方式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鉴赏能力,也体现了他对古代艺术家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游人争相观看的场景,表达了对这种神秘而庄重艺术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他描绘的游人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欣赏,这种描绘方式不仅展示了这种艺术品的魅力,也体现了人们对这种神秘而庄重艺术品的好奇心和敬畏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佛殿中的金城柱上的二龙和蜀国玉局观的孙遇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艺术品和艺术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这种神秘而庄重艺术品对人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艺术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见苏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蟠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蜀国

    读音:shǔ guó

    繁体字:蜀國

    意思:(蜀国,蜀国)
    泛指蜀地。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华阳·曾子,鼓箧来游;蜀国·颜生,抠衣请学。”
      ▶唐·刘得仁《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诗:“蜀国

  • 身长

    读音:shēn cháng

    繁体字:身長

    英语:stature

    意思:(身长,身长)
    I

     1.指人体的高度。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身长七尺三寸,美

  • 玉局

    读音:yù jú

    繁体字:玉局

    意思:
     1.棋盘的美称。
      ▶唐·李商隐《灯》诗:“锦囊名画揜,玉局败碁收。”
      ▶宋·贺铸《南乡子》词:“玉局弹棋无限意,缠绵,肠断吴蚕两处眠。”
     
     

  • 屈身

    读音:qū shēn

    繁体字:屈身

    英语:incline

    意思:
     1.降低身份;委屈自身。
      ▶《史记•乐毅列传》:“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