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韩干二马》 八坊龙种知何数,乞与岐邠并锦鞯。

八坊龙种知何数,乞与岐邠并锦鞯。

意思:八坊龙种知道怎么了,请与岐合并锦缎垫子。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韩干二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玉带胡奴骑且牵,银騣白鼻两争先。
八坊龙种知何数,乞与岐邠并锦鞯。》,作者是佚名。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胡奴骑着骏马,手握缰绳,马儿在争先恐后地奔跑。银騣白鼻两争先,形象地描绘了马匹的矫健和活力。接着,作者通过八坊龙种这个比喻,表达了对骏马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骏马的高贵出身。最后一句乞与岐邠并锦鞯,表达了作者对骏马的渴望和珍视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骏马的价值和重要性。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骏马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需要读者在理解诗歌背景的基础上进行赏析。 此外,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作者通过押韵和句式的变化,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韵律和节奏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形象的比喻和优美的韵律,表达了对骏马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首诗值得一读再读,品味其中的意境和韵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带胡奴骑且牵,银騣白鼻两争先。
八坊龙种知何数,乞与岐邠并锦鞯。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龙种

    读音:lóng zhǒng

    繁体字:龍種

    英语:dragon species

    意思:(龙种,龙种)

     1.龙所传种。
      ▶北周·庾信《春赋》:“马是天池之龙种,带乃荆山之玉梁。

  • 八坊

    读音:bā fāng

    繁体字:八坊

    意思:唐代监牧所属八处养马之所。
      ▶《新唐书•兵志》:“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置八坊岐、豳、泾、宁间,地广千里,一曰保乐,二曰甘露,三曰南普闰,四曰北普闰,五曰岐阳,六曰太

  • 锦鞯

    读音:jǐn jiān

    繁体字:錦韉

    意思:(锦鞯,锦鞯)

     1.锦制的衬托马鞍的坐垫。
      ▶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
      ▶元·陈植《金马门赋》:“乱锦鞯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