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黄山》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意思:嵩阳如果与黄山都,还欠灵砂一道泉水。

出自作者[宋]朱彦的《游黄山》

全文赏析

《游黄山》是宋代诗人朱彦创作的一首描写黄山美景的诗。全文通过对黄山奇峰、云海、松石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黄山的雄伟壮观和神秘莫测。下面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从题目《游黄山》来看,诗人明确表达了自己游览黄山的目的,为读者预设了一个欣赏黄山美景的视角。 首句“三十六峰高插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黄山的雄伟壮观。诗人将黄山的三十六座奇峰比作直插云霄的巨柱,形象地展示了黄山的高大和峻峭。这里的“高插天”既表现了山峰的高度,又暗示了黄山的神秘莫测。 第二句“二十四溪水长流”,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山的清幽秀美。诗人将黄山的二十四条溪流比作永不停息的长河,形象地展示了黄山的静谧和生机。这里的“长流”既表现了溪流的悠长,又暗示了黄山的恒久不变。 第三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全诗的高潮。诗人通过对比五岳和黄山,强调了黄山的独特魅力。五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大名山,各有千秋,但诗人认为游览过五岳后,其他山已经无法吸引他的目光;而游览过黄山后,五岳也失去了吸引力。这里的“不看山”、“不看岳”既表现了诗人对黄山的喜爱,又突显了黄山在众多名山中的至高地位。 最后一句“千峰万壑翠微间”,以宏大的视野描绘了黄山的整体风貌。诗人将千峰万壑、翠绿的植被和微风融为一体,形象地展示了黄山的广阔和生机。这里的“翠微间”既表现了黄山的绿色之美,又暗示了黄山的神秘莫测。 总之,《游黄山》这首诗通过对黄山奇峰、云海、松石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黄山的雄伟壮观和神秘莫测。诗人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关键词解释

  • 灵砂

    读音:líng shā

    繁体字:靈砂

    意思:(灵砂,灵砂)
    古代道家用硃砂作原料炼成的丹药。谓服之可以长生。亦泛指灵丹妙药。
      ▶唐·李商隐《安平公诗》:“呜唿大贤苦不寿,时世方士无灵砂。”
      ▶宋·张抡《

  • 嵩阳

    读音:sōng yáng

    繁体字:嵩陽

    意思:(嵩阳,嵩阳)

     1.嵩山之南。
      ▶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诗:“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2.寺观名。在河南省·登封县·太室山下。

  • 黄山

    解释

    黄山 Huáng Shān

    [Huangshan mountains] 中国名山,在安徽省东南部,主峰1841米,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为重要风景旅游胜地

    引用解释

    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