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衡岳道中》 危亭见上方,林壑带残阳。

危亭见上方,林壑带残阳。

意思:危亭看到上方,山林带残阳。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衡岳道中》

全文赏析

危亭见上方,林壑带残阳。 这是一首描绘残阳余晖中,诗人站在高亭上回望曾经走过的林间山道的景象的诗。首句“危亭见上方”,诗人以一种俯瞰的视角,描绘了站在高亭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远方的上方山景。危亭,即高亭,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山间的林壑和残阳。 “林壑带残阳”一句,诗人以“林壑”为背景,描绘出夕阳余晖洒在山间的景象。残阳,夕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过去的时光。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今日岂无恨,重游却味长。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今日岂无恨”,诗人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一些遗憾或失落,但即使重游旧地,也仍然能品味出过去的种种情感。“重游却味长”,即使过去已经过去,但回忆起来仍然意味深长。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残阳、林壑、高亭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些遗憾和失落,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危亭见上方,林壑带残阳。
今日岂无恨,重游却味长。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林壑

    读音:lín hè

    繁体字:林壑

    英语:woods and ravines; forest and dales

    意思:
     1.山林涧谷。
      ▶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

  • 残阳

    读音:cán yáng

    繁体字:殘陽

    短语:斜阳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残阳,残阳)
    犹夕阳。
      ▶唐·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诗:“破

  • 上方

    读音:shàng fāng

    繁体字:上方

    英语:upward side

    意思:
     1.前面。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臣﹞窃不逊让,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以附益上

  • 危亭

    读音:wēi tíng

    繁体字:危亭

    意思:耸立于高处的亭子。
      ▶唐·白居易《春日题干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诗:“危亭绝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朱自清《南京》:“燕子矶在长江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