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林大年寺丞宰蒙城先归余杭逋之侄孙》 川壑为之媚,草树为之妍。

川壑为之媚,草树为之妍。

意思:川沟壑形成的诱惑,草木为之美。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林大年寺丞宰蒙城先归余杭逋之侄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名叫奇士的人,他是一位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物。诗中描绘了他的品德和才华,以及他出仕后的表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奇士的品德和才华。他隐居在深山幽谷之中,周围的山川草木都因他的品德而变得更加美丽。他的去世十五年后,他的子孙们依然继承了他的优秀品质,这表明他的品德和教诲对家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接着,诗中描述了奇士出仕后的表现。他被任命为蒙城宰,即将乘船前往浙江。诗中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和祝福,希望他能够顺利渡过长江,进入明月之边。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认为他就像一只不化成凫的仙鹤,不需要琴弦的伴奏,就已经展现出了高雅的情趣和才华。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奇士治民的期望和建议。他认为奇士应该注重耕种,追求真正的乐趣和意义。这表明他对奇士的期望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成功,更是希望他能够为百姓谋福利,追求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奇士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美好品德和才华的追求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方有奇士,隐德珠在渊。
川壑为之媚,草树为之妍。
殁来十五载,独见诸孙贤。
煌煌出仕途,皎皎如淮蠙。
今为蒙城宰,归问浙江船。
何时渡杨子,夜入明月边。
有舄不化凫,有琴何用弦。
真趣还自得,治民唯力田。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川壑

    读音:chuān hè

    繁体字:川壑

    意思:河谷。
      ▶南朝·宋·谢灵运《慧远法师碑》:“川壑如泣,山林改容。”
      ▶南朝·梁·江淹《莲花赋》:“永含灵于洲渚,长不绝兮川壑。”

  • 媚草

    读音:mèi cǎo

    繁体字:媚草

    意思:鹤子草的别名。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鹤草,蔓生。其花麴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形如飞鹤,觜翅尾足无所不备。出南海,云是媚草。”
      ▶唐·刘恂《岭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