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池》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

意思:萧条小雨断,荒岸抱清源。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南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离别之情的诗。 首句“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描绘了秋雨过后,荒凉河岸怀抱清澈水源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凄清、静谧的氛围。 “入舫山侵塞,分泉稻接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船只进入河道,山仿佛堵住了通道,稻田分出泉水与村庄相连的景象,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丰富。 “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两句,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声音依稀可闻,月光下的蒲根的影子,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秋意的世界,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寂静和深远。 最后,“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停留此地不能前行的无奈和离别的伤感。尽管如此,他仍然期待着在另一个夜晚能够重返此地,关切地梦回此地。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象,通过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使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感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
入舫山侵塞,分泉稻接村。
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
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清源

    读音:qīng yuán

    繁体字:清源

    意思:亦作“清原”。
     
     1.清理本源。谓从根本上加以整顿。
      ▶《晋书•武帝纪》:“朕以不德,託于四海之上,兢兢祗畏,惧无以康济宇内,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

  • 萧条

    读音:xiāo tiáo

    繁体字:蕭條

    短语:冷淡 清淡

    英语:depression

    意思:(萧条,萧条)

     1.寂寞冷落;凋零。
      ▶《楚辞•远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