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瑞鹤仙·薄寒罗袖怯》 怅姑苏台上,征帆何许,隐隐遥山万叠。

怅姑苏台上,征帆何许,隐隐遥山万叠。

意思:惆怅姑苏台上,征帆怎么同意,隐隐约约远山万叠。

出自作者[宋]康与之的《瑞鹤仙·薄寒罗袖怯》

全文创作背景

《瑞鹤仙·薄寒罗袖怯》是宋代词人康与之创作的一首词。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但我们可以根据词的内容和风格进行一些推测。 首先,从词题《瑞鹤仙》来看,这是一种曲调名,通常用于表达一种优美、祥和的意境。而词中所描绘的“薄寒罗袖怯”、“明月照离席”等景象,也表现出一种清冷、凄美的氛围,很可能与词人的个人感受或经历有关。 其次,康与之是南宋时期的词人,这一时期的词坛风格较为多样,有的词人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有的则更注重描绘生活哲理。因此,这首词也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我们可以从词的内容和风格中感受到一种清冷、凄美的氛围,以及词人对于人生离别的感慨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薄寒罗袖怯。
教小玉添香,被翻宫襭。
兰缸半明灭。
听几声归雁,一帘微月。
情波恨叶。
索新词、犹自怨别。
梦回时、雪暖酥凝,掠鬓宝鸳钗折。
凄切。
纹窗描绣,旧谱寻棋,变成虚设。
同心对结。
重来是,甚时节。
怅姑苏台上,征帆何许,隐隐遥山万叠。
袖红绡、独立无言,偷弹泪血。
作者介绍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关键词解释

  • 姑苏

    读音:gū sū

    繁体字:姑蘇

    英语:Co To

    意思:(姑苏,姑苏)
    亦作“姑胥”。
     
     1.山名。在江苏省·吴县西南。
      ▶《史记•河渠书》:“上姑苏,望五湖。”<

  • 征帆

    读音:zhēng fān

    繁体字:徵帆

    英语:ship on a long voyage

    意思:指远行的船。
      ▶南朝·梁·何逊《赠诸旧游》诗:“无由下征帆,独与暮潮归。”
      ▶宋·张

  • 何许

    读音:hé xǔ

    繁体字:何許

    英语:what; what kind of

    意思:(何许,何许)

     1.何时。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十一:“良辰在何许?凝霜霑衣襟。”

  • 苏台

    读音:sū tái

    繁体字:蘇檯

    造句:

  • 上征

    读音:shàng zhēng

    繁体字:上徵

    意思:
     1.上升。
      ▶《楚辞•离骚》:“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陛揭孽,缘云上征。”
      ▶明·乌斯道《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